一、施工要求
1.對涂刷面要進行噴砂除銹去污處理,使其達到GB8923—88 Sa2.5級標準后再施工。
2.施工中如遇氣溫低應延長間隔時間,以前道鱗片樹脂固化為準。
3.最后一道鱗片樹脂在常溫(25℃)下,要48小時以后方能使用。
4.施工中避免涂層和水接觸,如遇雨天要停止施工,把已涂抹好的鱗片樹脂膜保護好。涂層須經七天養護后方可下水使用。
5.施工現場通風好,嚴禁明火,產品貯存時要遠離火源。要通風好、干燥陰涼,禁止日曬雨淋。
6.玻璃鱗片使用前應對種類,稀釋劑是否符合說明書的技術要求,玻璃鱗片的配制應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的技術要求進行調配,玻璃鱗片的調配應采用真空攪拌機,玻璃鱗片充分攪拌均勻后,放置5-10分鐘使其充分熟化后方可使用,工程用量應按說明書的規定控制。
7.玻璃鱗片防腐材料主要有分散不連續的玻璃鱗片及粘稠樹脂專用設備混合而成的復合材料。因此,施工是用抺子,刮板涂抺到鋼板表面,每道涂刮厚度為0.8mm-1mm,第一道固化后(間隔不少于24小時)再涂刮第二道 。
8.玻璃鱗片施工用料在施工作業過程中嚴禁隨意攪動,托料、上抺依次循序進行,無意翻動,堆積等習慣盡可能減少。
9.涂抺時抺刀應與被涂抺面保持適當角度,且沿尖角的銳角方向按適當的速度推抺,使涂料沿鋼材表面逐漸涂敷,使空氣在涂抺
中不斷從界面間推擠出,嚴禁將料堆積于防護表面,然后四面攤開式的攤涂。
10.控制一次涂抺厚度,多層施工,從而使涂層內存留氣泡的體積較小,達到使殘余氣泡生成較小、分散且封閉的目的。
11.由于玻璃鱗片填料量大,十分粘稠,在大氣中任何條件下翻動及堆放都會裹入大量空氣形成氣泡。因此涂抺完鱗片以后要進行滾壓消泡。
12.氣泡消除:使用專門制作的除泡滾,滾子外包裹一層2-3mm厚的羊毛氈,在滾壓過程中,滾子表面的羊毛刺受壓力作用不斷扎入鱗片表層內,形成一個個導孔,同時氣泡內空氣在滾動壓力作用下從導孔溢出,使氣泡消除。
13.涂抺界面及端面處理:防腐施工界面粘結強度歷來為防腐的重點,施工界面處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施工質量及防腐壽命,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界面必須保護清潔,無雜物及明顯的流淌痕跡應打磨掉。端面處理必須采用搭接,不允許對接,因為端界面形狀自由性較大,對接不能保證相互間有效貼合,為保證防腐層及設備的使用壽命,應增加二層玻璃鋼加強。
14.玻璃鱗片固化后,修理找補缺陷后,刷一道封閉面鱗片樹脂。
15.玻璃鱗片涂層的質量控制:玻璃鱗片涂層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其防腐蝕性能和使用壽命,因此應對玻璃鱗片涂層質量加強嚴格控制。涂層的最終檢測項目主要有:
(1)外觀缺陷檢查:采用目測法(必要時可采用放大鏡),涂層應均勻,無刷紋、流掛、氣泡、針眼、微裂紋、雜物等缺陷,也不允許存在泛白或固化不完全。
(2)硬度:采用巴柯爾硬度指標,表面硬度至少大于35,一般要求表面的硬度值不低于材料性能指標提供的90%。
(3)針孔測試:采用直流電火花檢測儀器檢查測試涂層的缺陷及不連續點,以不產生擊穿火花、無報警為合格。第一道膠泥施工后檢測電壓為:5000V;第二道膠泥施工后根據不同厚度的鱗片襯里檢測電壓為:9000V,12000V,15000V和18000V。
(4)回粘測試:用溶劑浸濕干凈的布,反復擦拭涂層的表面,看表面是否因溶劑的侵蝕而發粘,此方法可以有效地了解涂層的固化程度。
(5)厚度的測試:利用電磁厚度計與標準試塊厚度比較,在整個涂層的表面測定,每平方米不少于1個點,總平均厚度應該達到設計要求。每1m至2m檢測一點,平均厚度達到設計要求。
16.玻璃鱗片涂層的質量控制:玻璃鱗片涂層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其防腐蝕性能和使用壽命,因此應對玻璃鱗片涂層質量加強嚴格控制。
二、施工方法
1.吊藍腳手架搭設應遵循建筑施工腳手架搭拆安全規章,搭設必須牢固,不得有違章操作現象,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2.用鏟刀將已內壁雜物鏟除干凈,內外壁已腐蝕、易脫落、鼓泡的水泥砂漿及雜物徹底清除干凈,然后用高壓水沖洗。
3.塔內壁堿氣過重,采用二次5%的硫酸鋅溶液進行清洗,再用高壓水清洗二次。
4.清洗過后,用噴燈或其他方法將內壁混凝土烘干,含水率不得大于6%。
5.將配制好的環氧砂漿膩子涂抹4mm,最好加入20%的玻璃鱗片,玻璃鱗片主要的作用是防滲。
6.環氧砂漿膩子固化后才能進行底漆涂裝。
7.涂料配制應按設計方案中規定的涂料產品說明書進行配制。
8.配料攪拌均勻后,在20℃經20分鐘左右熟化時間才可進行涂刷(溫度變化,熟化時間相應變動)。
9.底漆、中間漆、面漆涂裝間隔時間按產品性能表中規定進行,以24小時后為好,如超過5天,表面建議進行打毛處理后方可復涂。
10.因受氣溫、風浪等因素影響現場施工時,涂裝間隔時間也可同現場技術人員和質理監督人員根據現場涂裝情況另行擬定。
11.底材溫度須高于露點3度以上,施工現場相對濕度應小于85% 。
12.涂裝時,若環境溫度低于5度時不宜施工。
13.露天作業,當遇到雨、霧等惡劣氣候不能施工。
14.施工現場嚴禁明火,遵守涂裝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5.涂刷時另一道漆膜干后,方可進行下道涂層的施工,判斷漆膜表干的方法以手用力按漆膜不出現指紋為準。
16.使用稀釋劑時,其種類和用量應符合生產廠家的規定標準。配制涂料時,應攪拌均勻,必要時用100目細鋼網過濾,并用涂-4杯測定粘度后使用。
17.若采用噴涂施工,應在正式噴涂前進行試噴,噴涂時噴槍與被涂物成30~80度角。噴涂的幅度為30~40cm,噴槍移動整度一般在30~60cm/s內調整、并要求恒定噴霧圖樣的塔接寬度應保持一致,前后搭接程度為噴霧圖樣幅度的1/4-1/3,并搭接均勻。
18.噴涂時,層與層之間要縱橫交錯,均勻涂刷往復進行。
19.所有涂層不得漏涂,涂層表面應光滑平整,顏色一致、針孔、氣泡、流掛、粉化和破損等缺陷、結合力在二級以上,每道涂層厚度及總干膜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20.涂料使用時,雙組份的按比例標準稱量混合攪拌均勻,在3~6小時內用完,防止涂料凝固造成浪費。
21.涂料配制與施工用的工具應保持干凈,不得隨意混用。每道涂層間隔時間不宜超過48小時,最好在第一道漆未干透之前涂刷第二道漆對固化已久的涂層應用砂紙打磨后再噴涂下一道底漆。
22.每道工序施工隱蔽前要經甲方質檢員和設備員共同檢查驗收,做到表面干凈,干燥、無灰塵、無油污等,每道涂層必須采用漆膜測厚儀檢測厚度,整體防腐完工后再組織施工驗收。